Posted in兽医临床

猫特应性综合征的起因、表现及诊断

猫特应性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皮肤病,其表现多样且诊断不易。本文结合专家观点,深入解析该病的反应模式及诊断流程,帮助兽医专业人士有效识别和应对这一挑战。

猫特应性综合征:隐匿的猫科皮肤病

猫作为一种天性谨慎的动物,往往会隐藏其痛苦或病情,这给兽医的诊断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皮肤疾病的诊断。猫出现皮肤问题时,可能不会像其他动物那样通过抓挠来表现不适,而是过度梳理自己。此外,猫自我咬舔也会导致脱毛,然而很多宠物主人却误以为是自发性的掉毛。

四大反应模式及其特点

在2024年纽约Vet大会上,Animal Dermatology Group的医疗运营主任Andrew Rosenberg博士详细讲解了猫特应性综合征的多种皮肤反应模式,并为兽医提供了实用的诊断建议。

猫特应性综合征主要有四种反应模式:粟粒性皮炎、面部颈部瘙痒、嗜酸性皮炎和自发性脱毛。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反应模式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诊断,而是猫科动物皮肤疾病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由多种不同的病因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

粟粒性皮炎:不容忽视的丘疹结痂

粟粒性皮炎,亦称丘疹结痂性皮炎,通常表现为瘙痒性、小型红斑性丘疹,往往伴有结痂,且不与毛囊相关。此类病变多见于猫背部,但也可出现在其他部位。除了过敏,跳蚤过敏、皮肤真菌病甚至某些类型的癌症也会引起类似的症状。Rosenberg博士建议,看到这些病变时应进行细胞学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嗜酸性皮炎:新命名下的老问题

嗜酸性皮炎是对过去嗜酸性肉芽肿复合体(EGC)的一种新命名,涵盖了嗜酸性斑块、肉芽肿和惰性溃疡。它们通常表现为粉红至黄色、红斑性、渗出性的瘙痒病变,主要出现在猫的腹股沟和腹部,有时也可见于颈部或面部。在严重情况下,惰性溃疡甚至会影响猫的上唇或鼻面部。嗜酸性皮炎几乎总是与过敏反应有关。

诊断策略:多重排查的重要性

Rosenberg博士指出,猫特应性综合征的这些反应模式并非特异性,只是表明存在过敏反应或其他皮肤疾病。因此,兽医需要排查其他可能的病因,例如外寄生虫(如跳蚤、虱子、耳螨、猫疥螨和猫毛囊虫)以及皮肤真菌感染等。在过去,精神性脱毛或瘙痒被认为比较常见,但现今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只有在排除所有其他可能病因后才会考虑这一因素。

为了帮助兽医更好地诊断猫特应性综合征,专家制定了一套诊断标准,包括至少两个受影响部位、四个反应模式中的两个、唇部病变、对称性脱毛等。当符合其中5项标准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76%。如果进一步排除跳蚤过敏,符合更详细标准的情况下,诊断的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首先排除跳蚤过敏性皮炎

跳蚤过敏性皮炎(FAD)是猫科动物中最常见的过敏性皮炎,因此是诊断时必须首先排除的因素。很多主人未看到跳蚤便误以为猫没有过敏,但猫在轻微感染时可能已经将跳蚤清理干净,因此检查时不易发现跳蚤或其排泄物。除了跳蚤过敏,还需排除皮肤真菌及食物过敏。如果所有常见的瘙痒原因都被排除,兽医可通过皮肤活检来进一步诊断其他可能的情况,如猫疱疹病毒溃疡性皮炎或天疱疮。

通过更全面的诊断,兽医专业人士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处理猫特应性综合征,帮助猫科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资料:

  1. Rosenberg A . Unique Considerations in Feline Dermatologic Disease. Presented at: New York Vet Show; November 7-8, 2024; New York, NY.
  2. Favrot C, Steffan J, Seewald W, et al. Establishmen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feline nonflea-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dermatitis. Vet Dermatol. 2012;23(1):45-e11. doi:10.1111/j.1365-3164.2011.01006.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