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猫咪可爱的形象随处可见,但它们却面临着慢性肾病等健康难题。伴随医学进步,不仅提升了人类生活质量,也推动了宠物医学的发展。大阪市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全球首创高质量的猫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这一成就有望造福于猫咪和人类。
人类的iPSCs可以通过引入四种关键基因(转录因子)来生成,而在猫体内生成iPSCs则更具挑战性。大阪市立大学兽医学院的Hatoya Shingo教授带领团队,利用六种转录因子,通过仙台病毒载体技术,从猫体细胞中成功生成了猫iPSCs。这些细胞包括来自绝育手术捐赠的猫子宫细胞。
研究团队在《Regenerative Therapy》期刊上报告称,这些干细胞具备典型的iPSCs特性,例如形成畸胎瘤的能力,说明其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这些干细胞没有遗传“足迹”,即在移植到其他猫体内时,肿瘤形成的风险较低。此外,这些干细胞在培养中不依赖其他物种的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Hatoya教授指出:“慢性肾病和糖尿病是猫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未来,我们将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猫iPSCs生成肾脏或胰腺等器官。”
Hatoya教授此前已在无饲养层犬类iPSCs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他补充道:“这一研究生成的高质量猫iPSCs,未来可向全球研究人员提供,用于推动兽医再生医学研究、加深对遗传疾病的理解以及开发新型治疗方法。”
期刊参考:
Kazuto Kimura, Masaya Tsukamoto, Hiroko Sugisaki, Miyuu Tanaka, Mitsuru Kuwamura, Yuki Matsumoto, Genki Ishihara, Kei Watanabe, Mika Okada, Mahito Nakanishi, Kikuya Sugiura, Shingo Hatoya. Generation of footprint-free, high-quality feline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using Sendai virus vector. Regenerative Therapy, 2024; 26: 708 DOI: 10.1016/j.reth.2024.0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