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份指南,旨在帮助宠物主人及相关人士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5N1在猫科动物中传播的风险。这份指南不仅概述了该病毒对猫科动物的威胁,还总结了最新的研究和实际案例。
猫科动物,包括家猫以及野生种类如老虎、美洲狮和猞猁,均对HPAI H5N1病毒高度易感。根据美国兽医协会(AVMA)的研究,与犬科动物相比,猫科动物感染后的症状更为显著。常见症状包括:
- 发热
- 嗜睡或活动力下降
- 食欲不振
- 眼睛红肿或炎症
- 眼鼻分泌物异常
- 呼吸困难
- 神经症状(如震颤、癫痫、共济失调或失明)
一旦宠物出现类似症状,应立即送往兽医处进行诊断和治疗。
FDA与AVMA联合建议:如何降低感染风险
为了预防HPAI传播,FDA和AVMA提供了以下建议:
- 保持猫咪室内生活,避免与野鸟、家禽及其栖息环境接触。
- 阻止宠物食用死鸟或其他动物尸体。
- 不喂食生肉或未经巴氏杀菌的奶制品,确保所有食物均经过充分煮熟或消毒处理。
- 防止猫咪捕猎野鸟,以杜绝潜在的感染源。
食物传播是主要感染途径
FDA特别强调,HPAI在猫科动物中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食物,尤其是未完全煮熟的肉类和未经消毒的奶制品。例如,一项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2024年7月发布的研究显示,家猫食用了来自感染HPAI奶牛的生初乳和生奶后,感染了致命的系统性流感。这些感染猫在死亡前均表现出严重的神经症状,而奶牛则出现进食减少、反刍功能下降及产奶量急剧下降等症状。
在韩国,2023年也报告了类似案例。首尔的两家猫舍中,多只猫因食用“未正确消毒”的生食品而感染HPAI。这些食物由家鸭肉制成,病毒在感染猫的多种组织中被发现,且猫只在病理检查中均呈现系统性病变。
持续监测与研究
为了有效遏制HPAI的传播,美国农业部(USDA)已启动针对包括流浪猫和家猫在内的野生哺乳动物的病毒监测项目。相关的最新检测数据可在USDA官方网站上获取。
FDA呼吁宠物主人和兽医社区加强对宠物行为的监控,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或有疫情报告的区域中,需格外谨慎。
参考资料:
FDA outlines ways to reduce risk of HPAI in cats. United State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December 13, 2024. Accessed December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