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麻(Cannabis)从一种颇具争议的植物逐渐被重新审视为医药领域的重要资源。在伴侣动物医疗领域,大麻的应用正在从冷门走向前沿。2018年的一项针对患有骨关节炎老年犬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发现,每日两次服用CBD-富含大麻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疼痛评分并提升活动能力。这一研究不仅为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改善宠物生活质量注入了希望。
2018年美国政府发布了《农业改进法案》。这一法案将“工业大麻”从《管制物质法案》中移除,解除了研究的部分法规障碍,为大麻素的治疗潜力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随后,科学家和兽医们开始深入研究CBD等成分的作用机制,并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骨关节炎、癫痫和慢性疼痛的临床试验。然而,由于CBD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和安全性特征尚未完全厘清,行业仍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尽管这一领域仍在早期探索阶段,但在传统治疗手段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大麻衍生物正逐渐成为一种备受期待的选择。
大麻在医学中的应用历史
大麻作为一种植物,已被人类使用了超过五千年。从最早的工业用途开始,到古代用于草药治疗的记录,大麻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的中国,当时大麻被用作纺织材料,而古代中医也已将其应用于治疗疼痛和其他疾病。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前27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麻作为药材的记载,用以治疗多种病症,如镇痛、抗痉挛等。
进入西方世界后,大麻在19世纪初开始在欧洲和北美的医学中获得认可,尤其是在治疗肌肉痉挛和神经疼痛方面。1850年,大麻被列入美国药典,成为合法的药用植物,广泛应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疼痛等症状。然而,随着20世纪初期药物合成技术的发展以及禁毒运动的兴起,大麻逐渐被边缘化,直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研究的复兴,它的医学价值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Δ9-四氢大麻酚(THC)和大麻二酚(CBD)等活性成分的分离,人们逐渐认识到大麻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疾病和疼痛管理中的潜力。
政策转变:美国政府2018年发布《农业改进法案》
大麻的政策环境经历了多次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转折出现在2018年。当时美国通过了《农业改进法案》(也称2018年《农场法案》),这一法案正式将“工业大麻”从《管制物质法案》(CSA)中除名,并允许以低于0.3% THC含量的大麻种植和使用。这一政策转变为大麻的合法化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在农业和医药研究领域。法案的通过解除了许多研究障碍,为大麻衍生物(如CBD)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此法案的通过不仅改变了大麻在美国的法律地位,也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法律和政策变化。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和修改大麻的法规,尤其是在CBD产品的合法化方面。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相继对CBD产品进行了合法化,并允许它们用于治疗癫痫、焦虑等疾病。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大麻逐渐被接受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治疗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尽管大麻的合法化进程仍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对大麻的医学用途进行更为宽松的监管。这种政策上的突破为大麻在兽医学、特别是在伴侣动物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相关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作用机制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 ECS)是动物体内一种复杂的细胞信号网络,主要由两类大麻素受体(CB1R和CB2R)、内源性大麻素(如AEA和2-AG)以及相关的酶组成。这一系统在维持体内平衡(Homeostasis)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等多个生理过程产生影响。
CB1R(大麻素1型受体)
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如海马体、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主要负责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影响疼痛、情绪、记忆和食欲等功能。CB1R的激活可以抑制神经兴奋性,从而具有镇痛和抗焦虑的效果。
CB2R(大麻素2型受体)
主要分布于外周免疫系统和外周组织(如脾脏、免疫细胞)。CB2R的激活与抗炎和免疫调节有关,因此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通过这些受体介导植物性大麻素(如CBD和THC)的作用,从而影响动物体内的多个功能。这一系统的发现为研究大麻在治疗疼痛、炎症、癫痫和其他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CBD与THC的药理特性与功效
大麻中含有超过100种大麻素,其中CBD(大麻二酚)和THC(四氢大麻酚)是研究最多的两种成分,但它们的作用和副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CBD(大麻二酚)
- 作用机制:CBD对CB1R和CB2R的亲和力较弱,但通过间接方式影响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例如,CBD可以抑制内源性大麻素(如AEA)的降解,从而延长其作用时间。
- 治疗效果:具有镇痛、抗炎、抗焦虑和抗癫痫等多种效果,同时不产生精神活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动物医学研究。
- 副作用:通常耐受性良好,但在高剂量下可能导致轻微胃肠不适或肝酶升高。
THC(四氢大麻酚)
- 作用机制:THC是CB1R和CB2R的部分激动剂,与CB1R结合后能显著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精神活性效果。
- 治疗效果:在镇痛、抗恶心和食欲刺激方面效果显著,但精神活性和潜在成瘾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 副作用:可能引起嗜睡、共济失调(运动不协调)、高血压或短暂的焦虑反应。
许多研究认为,上述两者的组合可以通过“协同效应”提高疗效,如CBD可以缓解THC导致的焦虑或精神副作用。
吸收与代谢
吸收:大麻素的吸收受剂型、给药途径和动物个体差异影响。CBD和THC的吸收效率在口服、舌下、经皮或注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口服: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但因首过效应( First-pass Effect ),生物利用度较低( 10%-20% )。
- 舌下与经皮:通过黏膜吸收,避免了部分首过代谢,吸收效率较高。
- 高脂饮食的影响:在口服时,与高脂肪饮食一同给药可以显著提高 CBD 和 THC 的吸收效率。
代谢:两种主要的大麻素在肝脏中代谢,主要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THC的代谢产物11-OH-THC具有精神活性,而CBD的代谢产物7-COOH-CBD则无精神活性。
不同物种的代谢差异:需要注意,狗和人的代谢途径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动物研究中,需要关注特定物种的代谢特点。例如,高剂量CBD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更长(通常为5-9小时),需要注意剂量累积的风险。
大麻素的吸收与代谢的多样性使得在动物临床研究中,剂量的精准设计和剂型的优化尤为重要。
临床研究进展
本节总结一下大麻素类分子在兽医临床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 骨关节炎:在一项针对犬骨关节炎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患有中重度骨关节炎的犬接受 2 mg/kg CBD ,每 12 小时一次,持续 4 周。研究显示,这些犬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活动能力评分显著提高 。该研究发表在《 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 2020 年第 9 期,进一步支持了 CBD 作为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性。
- 癫痫:在 McGrath 等人 2019 年发表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的一项研究中,对患有难治性癫痫的犬进行了为期 12 周的 CBD 治疗,剂量为2.5mg/kg ,每 12 小时一次。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有 50% 的犬癫痫发作频率减少了 50% 以上 。该研究为 CBD 治疗难治性癫痫提供了初步证据。
- 焦虑与疼痛管理:在一项多中心研究中, CBD 被用作术后疼痛和焦虑的管理工具。研究发现,CBD 可以减少对镇静药物的需求并改善术后恢复中的行为表现 。焦虑和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虽然仍在初步阶段,但已有数据表明 CBD 可能有助于缓解分离焦虑和雷暴恐惧症。
- 安全性方面:CBD在多项研究中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也记录了一些轻微的副作用,如胃肠不适(包括腹泻和呕吐)、短暂的嗜睡以及肝酶(如ALP)水平的轻微升高。这些副作用通常是剂量相关的,且在调整剂量或改用低浓度制剂后可迅速缓解。在一项为期6个月的长期研究中(Bradley等2022年发表于《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健康犬接受每日4 mg/kg的CBD后,未发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然而,随着剂量的增加(如超过4 mg/kg),部分犬可能会出现更明显的胃肠不适。此外,高剂量使用可能需要监测肝功能,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并不伴随其他器官功能异常。这些数据表明,合理的剂量和剂型设计对保证CBD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市场现状与机遇
全球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全球兽医用大麻市场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预测,2023年的市场规模已达3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突破1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这种快速增长受益于全球大麻合法化进程以及人们对伴侣动物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加费市场。美国政策相对宽松,加之公众对宠物保健产品的接受度较高,推动了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多个品牌已推出CBD宠物产品,包括油剂、软糖和药片等形式,广泛应用于焦虑缓解、疼痛管理和关节健康 。
-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同样保持快政策差异较大。德国、英国等国家对CBD在宠物医疗中的使用逐渐开放,为行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 亚太地区:亚太地区起步较晚,但随着消费者对宠物健康的关注增加,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市场的潜力巨大。
中国市场的潜力与现状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大麻种植国之一,在CBD原料供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由于法规限制,CBD在兽医领域的应用尚未全面放开。但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潜力:
- 宠物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的角色日益重要,中国的宠物市场在过去 5 年中保持两位数增长。宠物主对高端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为 CBD 相关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
- 研发和出口能力:中国拥有领先的工业大麻种植技术和加为主,尤其是对北美和欧洲市场的供应。
- 政策动态:尽管目前 CBD 在宠物医疗中的合法化仍受限制,但政策松动的趋势逐渐显现。随着全球市场对 CBD 的认可,中国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放开这一领域的管制。
未来增长点
兽医用大麻市场的未来潜力在于创新与规范的双轮驱动。政策监管的完善至关重要,建立统一的产品标准和法规框架,不仅能增强市场信任,还能为国际合作创造条件。而技术突破和需求增长将是推动市场扩张的核心动力,例如开发适合不同宠物需求的新型CBD制剂等。
此外,从消费端入手,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科学传播让宠物主了解CBD在缓解焦虑、管理疼痛等方面的价值,打破认知壁垒也同样重要。作为全球大麻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中国应利用其资源和加工优势,抢占国际高端市场,提升行业话语权。未来,行业的核心在于将科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推动CBD产品从医疗应用向更广泛的健康消费迈进。
参考文献:
1. Brutlag A, Hommerding H. Toxicology of marijuana synthetic cannabinoids, and cannabidiol in dogs and cats. Vet Clin North Am Small Anim Pract. 2018;48:1087-1102.
2. Agriculture Improvement Act of 2018 (2018 Farm Bill). Accessed February 1, 2024. 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5th-congress/house-bill/2/text
3. Controlled Substances Act of 1971, 21 U.S. Code Section 201 (2018).
4. Agricultural Marketing Services, USDA. Establishment of a domestic hemp production program. Fed Regist. 2019:84:58522.
5. Pacula RL, Smart R. Medical marijuana and marijuana legalization.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17;13:397-419.
6. Zlas J, Stark H, Sellgman, et al. Early medical use of cannabis. Nature. 1993;363(6426):215.
7. Hand A, et al. History of medical cannabis. Cannabis: Med Aspects. 2016;9:387-394.
8. Burns TL, Ineck JR. Cannabinoid analgesia as a potential new therapeutic o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ain. Ann Pharmacother. 2006;40(2):251-260.
9. Kreitzer FR, Stella N.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novel cannabinoid receptors. Pharmacol Ther. 2009;122(2):83-96.
10. Bridgeman MB, Abazia DT. Medicinal cannabis: history, pharmac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cute care setting. P T. 2017;42(3):1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