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基础研究

纳米粒子疫苗:兽医学领域的创新突破

随着传统疫苗面临免疫原性不足和安全性问题的挑战,纳米粒子疫苗作为一种创新方案,正在为兽医学带来新的希望。2024年5月10日,浙江大学预防兽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Animal Diseases》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详细探讨了自组装蛋白纳米粒子(SAPNs)和类病毒纳米粒子(VLPs)的研发与应用,展示了这些纳米粒子在兽用疫苗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传统疫苗通常依赖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病原体技术,尽管这些疫苗广泛应用,但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免疫原性不足或安全性隐患。因此,如何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疫苗成为兽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组装蛋白纳米粒子(SAPNs)利用纳米技术的优势,为疫苗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文章中,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多种类型的SAPNs,包括天然和合成设计的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能够有效地增强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应答能力。特别是通过使用来自动物病毒和噬菌体的纳米粒子,这些纳米粒子能够模拟病原体的结构,激发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从而为动物提供更强的免疫保护。

研究还表明,这些纳米粒子在预防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人员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证明纳米粒子疫苗不仅具备较好的免疫原性,还能够提供持久的免疫保护。

Fang He博士,文章的主要作者之一、浙江大学预防兽医学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表示:“纳米粒子疫苗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有望成为兽用疫苗研发的重要方向。”这一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可能不仅限于兽医学领域,未来也有望拓展至人类健康领域,为疫苗开发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新选择。

参考资料:

Meiqi Sun et al, Toward innovative veterinary nanoparticle vaccines, Animal Diseases (2024). DOI: 10.1186/s44149-024-00119-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