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宠物药

钩虫抗药性在犬类中迅速蔓延:兽医寄生虫学家呼吁加强筛查与治疗后复查

今年1月,兽医Dr. William Feeman在例行检查中接诊了一只健康的边境牧羊犬幼犬,发现其感染了钩虫。通常来说,常规驱虫药物便足以解决问题,但Feeman这次的治疗过程却异常艰难。连续使用吡喹酮和芬苯达唑后,钩虫感染依然存在,且六周后,幼犬甚至出现了血便症状。

2019年,研究人员首次报告称,美国犬类中最常见的钩虫种类——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中出现了对所有三类常规驱虫药的耐药性。这一发现引起了兽医界的高度关注,抗药性钩虫的扩散已逐步成为犬类健康的潜在威胁。

钩虫通过其尖利的牙齿附着在宿主小肠中吸血,以贫血、厌食、体重减轻、呼吸困难、血便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感染甚至可能导致幼犬死亡。而对健康的成犬而言,抗药性钩虫虽然危害较小,但可能会通过粪便传播,形成钩虫的进一步扩散。

多项研究指出,抗药性钩虫最早可能由赛狗中退役的灵缇传播。美国兽医寄生虫学协会(AAVP)于2021年成立“钩虫工作组”,由专家Dr. Ray Kaplan、Pablo David Jimenez Castro等人领导,致力于提高临床兽医对抗药性钩虫的认识,并推动更多筛查和复查措施。

当前,美国批准用于犬钩虫治疗的三类驱虫药分别是苯并咪唑类(如芬苯达唑)、巨环内酯类(如莫昔克丁)和四氢吡啶类(如吡喹酮)。尽管出现了抗药性钩虫,组合使用多种驱虫药物仍可能有效,因不同药物叠加的效果可以提升治疗效率。Dr. Feeman在多次尝试后,最终通过高剂量吡喹酮和芬苯达唑联合用药清除了幼犬的钩虫感染。

然而,钩虫的生命周期及其“幼虫渗漏”现象增加了判断难度——部分幼虫可能会潜伏在肌肉等组织中,后期被激活再次感染宿主。这使得兽医在评估治疗效果时需多次进行粪便检查。AAVP工作组主席Dr. Jeba Jesudoss Chelladurai建议,兽医应采用粪便虫卵减少检测,确保治疗有效。合格病例的数据将被收集,以完善治疗方案。

此外,欧洲批准的驱虫药Emodepside在实验中对抗药性钩虫显示出良好效果,但目前尚未在美国批准用于犬类。一些兽医选择将其猫用剂型“超标”用于犬类,但需谨慎使用,特别是合并心丝虫感染或特定基因突变的犬只。

AAVP提醒,兽医应定期对犬只进行粪便筛查,以早期发现隐性感染。针对钩虫高发地区的犬只,建议每年检查两到四次,以减少传播风险。此外,兽医在治疗失败时应及时向FDA或生产厂商报告,以协助完善驱虫药物的使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