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基础研究

基因检测助力猫心脏病个性化治疗,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发现药物反应受遗传影响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兽医研究团队发现,猫的基因差异会显著影响其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治疗药物的反应。HCM是猫中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率约为七分之一,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心脏内形成血栓,给患猫带来剧烈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氯吡格雷(Plavix®)是目前最常用于防止HCM猫血栓的药物。然而,研究显示约20%的猫对该药物有抗性,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兽医学院心脏病学教授Josh Stern表示:“我们发现一些HCM猫在服用氯吡格雷后依然会形成血栓,因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途径中的特定基因突变可能是关键。”这项研究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揭示了基因突变如何影响药物疗效,旨在推动更有效的个性化用药。

简单基因检测推动精准医疗
在研究中,团队对HCM猫进行了临床试验。猫的主人为猫连续服用14天氯吡格雷,随后研究人员检测其血栓形成情况,并分析了药物代谢途径中的基因突变对疗效的影响。Stern指出:“该研究成果使我们可以借助简单的基因检测,帮助兽医为HCM猫选择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目前,基因检测尚未商业化,但研究人员希望未来能将这一检测推广至兽医诊疗中,以便在用药前快速确定猫是否适合使用氯吡格雷等特定药物。合著者、急症与凝血研究专家Ronald Li表示:“精准医疗在动物医学领域逐渐发展,未来或将和人类医学水平看齐。”他强调,不同猫对药物反应不同,正如人类个体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基因检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未来,研究团队期望这种个性化医疗不仅应用于HCM,还可以为幼猫筛查一系列遗传变异,以指导其成长过程中的医疗决策。Stern教授和戴维斯分校的心脏病学团队正持续进行HCM临床试验,其中一项研究致力于开发首款逆转HCM病程的兽药。

本研究由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伴侣动物健康中心的“比较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生理实验室”与“转化心脏遗传和药理基因组学实验室”联合开展,其他参与者包括UC Davis兽医学院的Karen Vernau、Nghi Nguyen、Maureen Oldach、Eric Ontiveros和Samantha Kovacs,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Yu Ueda,以及华盛顿州立大学的Michael Court。莫里斯动物基金会为该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